北海旅游攻略社区

泉港过年准备攻略大全!做完这些,才算过好年!

2022-05-06 20:25:00

每到快要过年的时候

是不是经常被人问:

过年去哪儿?

可是最近,很多人问:

会不会回老家过年?

有人说不会,

因为老家破破烂烂的,

又没有网,要怎么活……

可实际上,人们总会

拎着大包小包,挤火车、坐小巴,

不远万里回老家过年!

对很多人来说

老家的房子是自己永远的归宿

老家的房子

起着维系亲情的作用

虽然人可以搬进城里,

但是亲情搬不走,

只要老家的房子还在,

隔三差五地回去看看,

这个家就还是一个完整的家。



很多现在在外打拼的人

以后还想要回到农村养老的

老家的那栋房子,

不光是一个建筑,

更是一种念想,一种牵挂!

越长大,恋家的情结就越重,

不顺心了总想回到自己的“家”,

即使没有大城市的车水马龙、高楼大厦,

但是依然想住在我那遥远的小山村……


老家,在很多人心中,

是永远的白月光。

回到泉港,

自然还是要过有咱泉港习俗的春节

全部打卡完毕才

算过一个完整的年!

小时候的儿歌是这样唱的:

初一早,初二巧

初三困到饱,初四顿顿饱,

初五隔开,初六挹肥,

初七七元,初八原金,

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

十一请囝婿,十二查某囝转来拜,

十三食泔糜仔配芥菜,十四结登棚,

十五上元瞑,十六拆灯棚。


印象里,过年就是要去外婆家,在大铁锅里蒸年糕,坐在灶前添柴火,顺便烤几个地瓜。现如今,年味越来越淡,留给我们的只剩满满的回忆…


还记得,以前到了腊月十几,就要开始备年货了
小时候年前上街买年货真是人山人海的,妈妈们挑干货、海鲜,我们就在一旁挑各种春联、挂饰等,整条街红彤彤,热闹非凡。


还记得,腊月十六,就是一年最后一个“做牙”了

农历每月的初二、十六,均有“做牙”之俗,腊月十六称为“尾牙”,与二月初二“头牙”对应。开店的、做生意的、木工、泥水匠都要敬神“做牙”,家有雇佣工的,户主要办席宴请佣工饱餐一顿。


那时,尾牙宴是东家辞退工人的“鸿门宴”,开席时东家头杯酒给谁倒,就表示明年不再雇他了,后来店东为避免一开席就使伙计失去兴致,改用“出全鸡”,临近结束时由东家亲自摆上桌面,鸡头对准谁,就表示明年不再雇用他了,古话“尾牙无好顿”,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还记得,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神

过小年,这一天最主要的风俗就是祭灶,祭灶又称送神,旧时,家家灶间几乎都设有“灶王爷“神位,每年腊月二十三(境内有的村落是二十四)要和众神一起上天过春节,并向上帝汇报所辖家庭一年中的善恶,正月初三(有的是初四)再从天上回到原来管辖的家中。欢送诸神的仪式称为“送神“,对灶王爷来说叫”祭灶”


在下午或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人们上牲礼、果合、面线、清茶美酒,烧香点烛、焚金鸣炮来为诸神践行。


还记得,腊月二十四,那场怎么逃也逃不过的大扫除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左右,这绝对是过年前最难熬的一关啦,这天是不能出去玩的,小孩子在其他地方帮不上忙,就被父母抓去大扫除啊。要把家里所有的桌椅板凳、柜子、窗户玻璃擦洗干净,攀高爬低的,最关键的是小手冻得那叫一个红扑扑啊。



还记得,腊月二十七、八就要开始蒸红团、炸小吃

“红”是吉利的象征,“团”寓意全家团团圆圆,过年做红团,吃红团,祈求来年平安、风调雨顺、幸福安康,芝麻花生馅、糯米、黄豆、绿豆馅,一种口味一个大盆,等到大人把馅放进皮中,我们就赶紧接过摁进红团印,轻轻一敲,红团便有了“福禄寿喜财丁贵”等图案,最后扣在红团叶上,如此就成型了。

还有最喜爱的油炸小吃,鸡腿、紫菜粿、豆腐等等,一边炸一边吃,最后撑得连饭都吃不下。


还记得,腊月二十九,就开始蒸甜粿、贴春联了
蒸甜粿的前一天,要将糯米磨成粉状和糖混合搅拌好。置放一个晚上,第二天再进行手工搅拌,那时候都是用的灶火、大铁锅和竹蒸笼,一股清香弥漫在整个厨房,年味就这么出来了,等过几天甜粿硬了再裹上蛋浆放到锅里炸,那味道也是美味极了。

那时候贴春联用的都是浆糊还是自己做的,倒点白面放点凉水,熬到“咕嘟咕嘟”冒泡了,浆糊就做好了,最后一群小孩屁颠屁颠的跟着大人挨个门窗去贴,整得那小手是又红又黏。


还记得,大年三十,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祭祖

本地人称为“年瞑”,上午,杀鸡宰鸭;下午举行祭祀活动,祭桌围上吉祥喜庆的绣花桌裙,摆上鸡、鸭、鱼、肉、五斋六果、酒、甜粿等丰盛祭礼,有的人家还会全羊或者全猪“献青”;换下旧的“天地灯”,挂上新的,烧香点烛,由家长主祭,烧天帝金、贡银,放鞭炮,先拜天地公,后拜祖先。祭祀活动举行时间各个乡村不一,有的也在黄昏时,有的则在年夜饭后。


还记得,年三十那一顿,是一年中最丰盛的

那一整天,妈妈都是围着厨房在转,拔鸡毛,杀鱼,家里的各种锅统统用上,小灶里炖着红烧肉,中锅里焖着猪蹄,大锅里煮着整鸡,整个房间都飘着肉味。几乎所有肉类都齐聚了,不带一点作弊的,全部实打实。

当然,年夜饭必备菜单就是鱼啦!取“年年有余”吉兆


还记得,大年三十晚痴痴地盼着春节联欢晚会

那时候,春节联欢晚会还不像现在这样,地位可崇高了。吃完年夜饭,一家好多口早早就拿好瓜子水果,守在电视机前,等着赵忠祥叔叔宣布春节联欢晚会开始。

陈佩斯、赵本山、宋丹丹最受欢迎了,他们一出场全家人就笑翻了,都不用说话。


还记得,大年初一终于可以穿盼了好久的新衣服

除了年夜饭、压岁钱之外,穿新衣服是小时候过年最大的盼头了。那时候,一年买不了几件新衣服,全指望过年的时候了。


从买回家到大年初一穿那段时间真是特别难熬,趁大人不注意,总要溜进衣柜里,翻出来偷偷试穿过把瘾。那种喜乐和满足在等待中越熬越浓,直到除夕晚上把它们搬出来放在床头,整整齐齐地从头到脚码好,这种期盼值升至巅峰 。


一觉恬睡之后,以最快速度穿上所有新行头,那种满足感至今难忘。


还记得,大年初一的早饭必定是面线和鸡蛋

这是每年初一泉港人必备的彩头,长长的面线寓意“福寿绵长”,圆圆的鸡蛋寓意诸事圆满。放点蒜叶,放点海蛎,好吃又不油腻。

当然少不了一锅营养美味的汤肴来配主食。


还记得,新年不许说粗话不许剪头不许扫地不许哭
新年第一天,爸爸妈妈看上去都慈祥了很多呢,犯点小错一般都会原谅你,笑盈盈地说,没事,过年嘛。如下图的老妈!


这日还有许多的禁忌,如不扫地板倒垃圾,以防“财气扫出门”;不损破碗碟等瓷器,以免“财福喜受损”,不说不吉利的话,不打人骂人,不讨债等等。


还记得,拜年串门一定要穿大口袋红衣服
过年嘴一定要甜,邻里串门,叔叔婶婶伯父伯母新年好。


叔叔婶婶都以为我们客气,一定会抓一大把零食过来,那时我们就可以半推半就地打开衣服口袋了。等装得满满的再说“够了够了”,真是收获颇丰的一天。

还记得,那时最喜欢正月里的亲戚大聚会

正月里所有亲戚会大聚会,舅舅或年纪大点的表哥们总凑到一起小赌怡情。


我们小辈们就眼巴巴地等着谁赢钱分几块给我们说,拿着玩儿去。男孩们当然火速去小店购置一盒摔炮擦炮,嘭嘭嘭,吓得小表妹们直讨饶。


擦炮当年堪称小姑娘们最痛恨的一种男孩玩具。

还记得,那时候的红包只有几十块钱

但是几十块对我们来说那也是巨款啊!放在兜里怕掉了,放在其他地方怕偷了。


晚上睡觉前压在枕头底下,做的全是美梦:终于可以买四驱车、芭比娃娃和贴纸啦

当然,到了第二天妈妈一定会说:你的红包拿来,我先帮你保管着。现在想来他们都是骗子。

妈,你说,我小时候那些红包什么时候还我?


还记得…
太多太多的回忆,
仿佛就在昨天,
而如今,
面对转瞬即逝的光阴,
也只能感慨岁月蹉跎了。
小时候的春节才叫过年,
现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

来源:楚天都市报、福建日报

泉港生活网合作热线:136-6596-0667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海旅游攻略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