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习赤旅游线路是我市的红色精品旅游线路,这三个地方景点众多,大多为市民耳熟能详,但要走遍看遍所有的景点,没有长时间的安排是不行的。五一小长假期间,本报记者为大家推荐去这条旅游线路上的茅台、土城、丙安三大古镇走走看看。
这三大古镇都坐落在赤水河畔,建筑风格迥异,拥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汇集了红(长征文化)、绿(自然生态)、白(国酒文化)旅游资源。您和家人们可以在铺满青石板的街道上散步,找一家充满故事的客栈住宿,开启一段古镇探幽的美妙之旅!
茅台镇位于仁怀市城西13公里处的赤水河东岸,历来为黔北名镇,域内白酒业兴盛,既是国酒茅台的故乡,也是中国酱香型白酒的核心产区。走进该镇,空气中弥漫着的酱香美酒味,成为这个古镇最独特的识别符号。
近年来,茅台镇按照建成贵州第一、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名镇目标定位,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和城镇功能,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相继建成茅台牌坊、1915广场、杨柳湾特色旅游街道、中国酒文化城、茅台国际大酒店、茅台会议中心、茅台醉园等一批重点项目。
茅台夜景
杨柳湾特色旅游街道
这条街是一条集旅游、商业、休闲、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风情民俗和酒文化一条街。漫步杨柳湾街道,青瓦顶仿古建筑、木质雕花门窗、酱香酒馆、特色美食等一一映入眼帘,街道两旁的挑夫挑盐、老牛拉酒铜像、红绸布封口的酒坛和房檐边各式各样随风招展的酒旗,形成了一幅“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画面。在这里,如果你想品尝当地的美酒,可到酱香酒馆品鉴一番。临走时,还可以捎带几瓶美酒送给亲友。
茅台国酒文化城
由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兴建,里面有数十幢体现汉、唐、宋、元、明、清和现代风格的精致建筑,陈列着各代酒礼、酒俗、酒技、酒史等5000多件书画作品、雕塑以及实物,系统介绍了中国历代、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典故。浓缩了中国五千年酒文化的辉煌及精髓,反映了茅台酒的发展历程。
住宿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茅台镇上涌现出很多各种档次的酒店和小旅店,价格在150 — —300元不等。
美食
在茅台古镇,除了美酒外,美食也有很多,比较有特色的有茅村盐帮菜、阙家豆花面、羊肉火锅等,可让你大饱口福。
第二天:土城古镇追寻红色记忆
从茅台镇出发上高速,40分钟后即可到达习水县土城镇。
“任凭时光老去,我在千年古镇土城等你。”这句话代表了古镇悠远的历史。早在明清时期,这里四方商贾云集,形成了浓郁的商埠文化底蕴。除此之外,它是一座红色文化名镇。
1935年1月,红军长征到达土城,在此发生了惨烈的青杠坡战斗,此后一渡赤水河,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该镇现存红军总司令部驻地、中国女红军纪念馆等众多革命遗址遗迹。
走在土城镇老街上,心情格外放松
徜徉在土城老街,青石板铺就的道路循环交织,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古老,沿街的古亭院错落致,转角处的参天古树和小桥流水,给人宁静的感觉,而长征文化、商埠文化、茶馆文化更是在此交相辉映。
四渡赤水纪念馆
四渡赤水纪念馆是一家旨在介绍红军长征期间四渡赤水战役的全过程,以土城战斗、一渡赤水河为重点,展现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的真实历史的革命纪念馆。
,旧址为二层中西合璧式建筑,新馆建筑风格为黔北民居结构,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展厅建筑面积620平方米,分战史陈列和辅助陈列两部分,采用图片、文字、实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布展,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红军四次渡过赤水河的战斗经历,凸显了四渡赤水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
小坝风景区
位于土城古镇附近的小坝风景区,与四川黄荆老林国家级森林公园和赤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联为一体,属国家级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景区内物种资源丰富,瀑群繁多,树木葱郁,层峦叠嶂,生态系统保存完好,是目前北纬28°保存最为原始的一片绿洲。
住宿
古镇内有不少富有特色的小旅店、客栈可供选择。
美食
在土城,除了味道不错的豆花饭和小炒蒸菜,最有特色的小吃要算苕丝糖了,老街的许多小商铺都有苕丝糖卖,甚至还能看到苕丝糖的作坊。
第三天:丙安古镇品味古色古香
地处赤水市中南部的丙安古镇,三面临河,距赤水市城区6公里,其场镇建在距河滩10余米高处,是贵州省历史文化名镇,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地之一。
1935年1月,红军四渡赤水时,红一军团第二师和师团部曾在丙安扎营,保证红军顺利一渡赤水,取得了战略性的胜利。
丙安古镇三面临河
丙安自古以来为川盐入黔的重要驿站和商品集散地,有两座保存完好的石门牢牢地守着镇子的东西场口,很多房子建筑风格为吊脚楼。镇子里只有一条窄窄的石板街,长约400米,两旁的旧屋、旧瓦、旧墙,隐隐约约渗透着历史的沧桑。
丙安纤道
丙安纤道位于赤水河丙滩段,始建于清代,东西走向,长约500米,保存较为完整。整条纤道均用长80厘米、宽40厘米左右的石板铺成,由于年代较远,石板有所残缺或断裂,棱角圆润。
在纤道旁的岩石上,分布有两个古时拴船用的圆形石孔,直径为15厘米;栓船柱一根,高80米,22厘米见方;纤痕一处,长19厘米。当时丙滩为赤水河商品运输及物资集散地,该纤道也因赤水河盐运及物资运输而形成。
欢喜滩石桥
欢喜滩石桥始建于光绪二十二年,该桥东西走向,面积19.6平方米,由条石拼接而成,每块宽0.7米、厚0.45米。桥面由四个圆柱形大石礅支撑,石礅为长型条石堆砌而成,高4米、宽2.3米。桥西端立有一石造壁龛,高2.3米,顶部为四角小翘檐碑帽,壁龛中供有观音一尊,两侧注有文字,大部分字体模糊不清,主要记录集资修桥人名录。
住宿
丙安古镇附近多为小型旅馆和客栈,舒适干净,价格适中。
美食
丙安古镇有豆腐干、豆花饭、竹筒饭、竹笋炒肉等地方美食,还有干竹笋、辣椒面等土特产。
1、五一小长假正在“逼近”,晚报带您周边游:第一波怎么玩转湄凤余?
2、35名学生一个班,这样的高中你是不是很向往?今秋,我市首个公办小班制高中将招生
3、绥阳双河洞“挤”进世界第十,这些奇幻洞景、动物你绝对没看过!
4、小区“惊魂”一夜!何怨何愁?竟让50余辆汽车惨遭“毒手 ”
编辑/任 雯
审核/余春玉
总审/冯 跃